□张琳
宜宾春风村政学院作为全省19家专业能力培训机构之一,立足地方特色,创新培训模式,对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外接调研和培训共80余期、3000余人次,为各地培养了大批优秀基层干部。学院从广度、深度、温度、效度四个维度持续发力,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
一是拓宽覆盖广度,打造开放多元培训格局。学院全力突破地域与层级的双重限制,积极拓展培训生源版图,通过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精心安排培训活动,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吸引了省内外各级干部、基层党员、村(社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多个群体到校培训。在合作模式探索上,学院积极主动作为,与各地组织部门党校、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沟通机制,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合作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学员互派、师资互动。学员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汲取经验,为解决基层治理和发展的复杂问题提供新思路。
二是挖掘内容深度,夯实专业精准培训根基。学院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创新,课程内容涵盖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以春风村的成功实践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发展路径,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让学员在学习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院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邀请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进行理论讲解和经验分享;课后,组织学员深入春风村的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实地感受乡村发展成果,参与乡村治理实践。这种沉浸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更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传递服务温度,营造温馨舒适培训环境。学院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从学员报到到结业,提供全程贴心服务。在培训前,通过问卷调查、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和特殊情况,为学员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培训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学员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及时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培训结束后,跟踪学员反馈,持续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学院注重将宜宾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组织学员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民俗村落,品尝特色美食,让学员在学习之余,感受宜宾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学员的课余生活,更增强了学员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是提升培训效率,确保培训成果落地转化。学院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员进行表彰,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结束后,学院持续跟踪学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通过现场座谈、回访调研等方式,收集学员的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学员提供借鉴。宜宾春风村政学院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对外培训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基层干部,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筠连县委党校)
来源:《宜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