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业集团广告部
    专业 快速 低价
  • 联系电话
    400-6055-150

防治高脂血症 远离十大误区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杨英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高脂血症作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你是否知道高脂血症这个“隐形杀手”正悄悄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关于它的认识,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误区的面纱,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脂。

误区一:高脂血症只有肥胖的人才会得,瘦子不会得。

血脂异常并非肥胖者的专利。体重、遗传、饮食及运动习惯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血脂水平。即使体形偏瘦,若内脏脂肪堆积、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饱和脂肪及胆固醇摄入)、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或吸烟等,同样面临血脂异常的风险。因此,无论胖瘦,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误区二:高脂血症没症状就不用管。

高脂血症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因其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管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即便感觉良好,高危人群(如有家族病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者)也应定期监测血脂,防患于未然。

误区三:只要血脂检验单上没有箭头,便可以高枕无忧。

血脂检验单上的“正常”范围,对于不同人群而言意义不同。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使处于“正常”区间,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而言,仍需严格控制。因此,解读血脂报告应结合个人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

误区四:防治血脂高,吃得越清淡越好。

清淡饮食虽有益,但过度强调素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等症状,反而不利于血脂管理。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好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血脂的正常运输和代谢。同时,应控制总热量,减少“坏脂肪”(如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误区五:只需控好油,糖分可以随意摄入。

高糖饮食同样会导致血脂升高。糖分摄入过多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并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积累。因此,在控制油脂摄入的同时,也应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

误区六:不吃主食就可以降血脂。

有人认为不吃主食可降血脂,实则不然。短期内可能对血脂有益,但长期如此会带来能量不足、疲劳易怒、代谢率降低等负面影响。低碳饮食并非不吃主食,而是选择优质碳水,如玉米、土豆、燕麦等,少吃精米、精面。精制碳水化合物不利于血脂控制,而优质碳水则提供代谢动力,促进血脂代谢。应增加主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杂豆类如红豆、绿豆也可代替部分主食,同样有益。

误区七:血脂高一定要药物治疗。

轻度血脂升高时,可首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若3个月后血脂仍不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治疗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误区八:只要按时吃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按时吃降脂药就万事大吉,实则不然。吃药确实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但并非万能。如果继续保持不良生活习惯,如大吃大喝、缺乏运动,血脂水平仍然难以控制。因此,药物治疗应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误区九:血脂达标后,可以马上停药。

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需长期治疗。即使胆固醇降至目标值以下,也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增加患心肌梗死或脑梗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还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国外研究显示,达标后坚持最小维持剂量效果显著。因此,无严重不良反应者不应停药,冠心病患者更需终身服药。

误区十:年轻人不用担心血脂问题。

年轻人常认为血脂问题是老年人的事,实则不然。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以及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导致血脂异常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多。因此,年轻人同样需要关注血脂健康,特别是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检查血脂水平,早发现、早治疗,并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高脂血症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消除其不良影响同样需要持续的努力。让我们摒弃误解,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守护自己的健康,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大河健康报》


推荐阅读:

《当代健康报》论文发表投稿指南

《医药卫生》杂志投稿指南

河南《医药卫生报》怎么投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