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泽
摘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运行和教育全民化风气的盛行,思想政治社会教育也向世人展现了无穷的活力。为满足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视城下社会教育的发展急需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社会教育网络空间创新、社会资源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的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创新
思想政治社会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群众的社会思想进行引导和规范,以帮助社会群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在思想政治社会教育内容中,不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而且有各种社会教育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向心力,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社会教育内容机制创新,实现从“无主体”向“有主体、有客体”的转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推动教学工作。在实践工作中,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强化自身理论认知,并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成为自身教育工作的指南: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把它变成全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行为规范:要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既要坚持基本原则,又要因势而变,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和实效。
(一)要对社会道德规范机制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社会道德准则中,不断促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的弘扬。在法治建设中,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统一,以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人民的社会行为: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群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既要保护集体利益,也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要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尊重个体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注重理性思考和判断。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工作机制的改革,采取新的方式和措施来开展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坚持工作开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新方法、新技术,利用新载体有效、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教育为核心,帮助人民不断提升各项素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人通过长期社会实践体现个人价值,而这些实践也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各种社会教育机制和社会交往形式来进行,其中,社会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社会教育得以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关键。所以,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舆论引导机制
舆论引导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主要通过舆论宣传、舆论监督和舆论调控等形式,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言论进行引导,以防止其产生消极影响,阻碍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面对这种情况,亟须构建舆论引导机制,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输出,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导向,通过各个途径弘扬主旋律,发挥正面宣传的作用,帮助和促进媒体进行引导、宣传,并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
二、社会教育网络空间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更加清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空间形式,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阵地,扩大了其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受到了新的挑战。所以,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上。
(一)在网络空间中营造育人的环境,使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主动在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为主导,牢牢把握住舆论的主动权;二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地理解其地位、功能、特征和规律,立足现实,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在网络环境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建立多元的交互作用机要建立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机制,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发挥网络平台与资讯科技的优势,构建多维互动式教学、多途径互动式研讨、多元互动式学习等多维互动模式。在互动阵地方面,利用互联网,设立专用的云课堂、云会议、直播课等平台,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通过交互平台、应用软件、在线咨询、在线留言等形式实现匿名沟通。在沟通方式上,应采用幽默柔和的语言,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营造平等,自由、愉悦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在网络互动与安全方面,应健全网友的匿名交流机制,强化网上报告与监管职能,加强网上法治宣传,运用各种机制与科技手段,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要丰富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提高德育工作的领导地位。面对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日趋多样性的局面,要在网络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识别其特点。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来看,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政治信仰,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又要注重构建体现时代特点、先进性、科学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要与实际需要、社会实践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使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让它更易于被学生所了解和接受。
(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好管制工具,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控制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利用网络空间的信息特性,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调整。互联网是新时代信息的载体,汇聚着群众的是非判断、情绪爱好以及特殊行为等信息,很容易受到搬弄是非者的操控与影响,进而引发舆论失控、信息错乱等问题。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利用好网络空间的调节方式,改善宏观调控手段,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微观控制。
一是要改进宏观调控手段,对网上舆论进行及时跟踪。鉴于网络舆情管理失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地与舆论引导工作相结合。一方面,要把理论教育和舆论反映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用主流意识形态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规范。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监管。
二是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微观治理,使各个主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协同治理为理念,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新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方式,使各个方面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使其在互联网上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共治的功能,三是要加大对网络舆论领袖的支持力度,确保在发生网络事件时,公众声音的可信度。对于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要积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引导者,让舆论引导成为主流。同时,要积极支持以各种方式出现的公众人物、专家、自媒体等民间意见领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对一些具有错误价值观的舆论领袖进行严厉批评;另一方面,也要对泛娱乐化的舆论平台严加管控。要继续健全网络举报机制,运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舆论领袖,要坚决封杀。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掌控一是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报搜集和反馈机制,要健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对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这些要求,发掘各种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网上教学应该是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首先,在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建立防范咨询制度及构建舆论监督体系、总结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提高信息收集工作的效率。其次,思政教师应加强对高校德育管理中的大数据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套完善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
二是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督力度,构建“四治融合”的复合型防控机制。为了解决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问题,要构建一个以科技为支持、以法制为保证、以德治为基础、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为目的的网络环境治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对因技术缺陷和技术滞后而造成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上多种主体的参与,提高治理的社会化程度。
三是要强化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发挥平台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
管理育人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育人机制的完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管理权进行有效行使。首先,构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管理系统,将人力、物力、财力等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培养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和一系列管理体制,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位。其次.建立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工作平台,针对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受众,针对不同的需求,适时制定适合不同平台、不同受众的差别化管理方法。
来源:《河南经济报》
推荐阅读: